为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日照市东港区以亲清家园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通企业难点堵点痛点,精准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积极破解“亲而逾矩、清而疏远”难题,全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东港样板。
一、包联推进解难题、银企合作通堵点,政府成为民营企业发展“护航员”。疫情影响下,民营企业更需要心贴心、手挽手的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就是我们服务的着力点。东港区急企业所急、解企业之难,以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为纽带,落实“区级领导包保、部门包联、服务队员推进”工作机制,握指成拳,同向发力,着力打通政策落实“中梗阻”、清理阻碍企业发展“绊脚石”。重点突破抓包联,多点发力解难题,每位区级领导包保1—2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联系1家异地商会或镇街道商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30名区级领导带队深入到120余家(次)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现场办公,梳理发展难题150余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96个。金融纾困赋能,打通金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做实做活“银企茶座”等银企合作平台载体,联合农村商业银行、齐鲁银行、青岛蓝海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同心助力贷”“齐鲁贷”“学习强国积分贷”等金融产品,成立6支金融辅导队,上半年累计辅导企业96家,为45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8亿元。力促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落地,把金融活水引入中小微企业,去年以来为全区4271家个体工商户和26家小微企业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6亿元,财政贴息142.55万元,为827家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90万元。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培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培训跨境电商人员500多人次,开发外贸企业“两稳一促”专属金融贷款,落实各项外贸扶持资金1200余万元。
二、凝聚亲清合力、缩短办事流程,职能部门真正当起“店小二”。办事效率高低、服务质量优劣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东港区充分发挥“亲清家园、亲清‘家’油站”平台优势,凝聚“亲清合力”,推动各职能部门深化职能改革、缩减办事流程,把“保姆式”贴心服务与“秘书式”用心解忧结合起来,主动上门、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真正把“店小二”的职责履行好,品牌树起来。各职能部门立足优化服务,创新实行了“帮办代办”“容缺+承诺”“上门服务”“多事一流程”“互联网+政务审批”“不见面审批”等多种服务模式,实现了服务品质的华丽蝶变。“窗口直办”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个体工商户3分钟办结,企业登记20分钟办结,申请人在大厅平均等待时间由30分钟缩短为“即来即办”,实现企业开办“零材料、零等待”。与辖区内11家银行签订了服务企业发展合作协议,协议内民营企业办理手续“窗口前延”、实行绿色通道,200余家企业享受了VIP式服务。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推行了“1+3” 服务模式,“1”指利用项目取得土地指标前的空窗期,相关职能部门对规划、建设、环保等手续进行一次联合预审、模拟审批,为“拿地即开工”提供保障。“3”指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环节,由相关部门分三个阶段压茬进行,实行一链办理,目前有3个项目通过“1+3”模式实现了落地,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难、开工难、相关手续办理难的问题。
三、三级平台架桥、线上线下服务,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云路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要政商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商互动需要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我们依托楼宇集中区、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在全省领先高标准建设了两处“亲清家园”服务中心、三个亲清“家”油站和一个网络亲清云家园,在全区形成了“一中心一主题、一站一品牌、一网全覆盖”的亲清家园综合服务网络体系,架起了联接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互动桥梁,开创了线下线上相互补充的服务新模式。线下利用每月一次的“政企活动日”,开展了“律企同行”、“政企同心”、“政策鹊桥”等系列活动,为企业送政策1600余条、送法律30余场次、解难题330个。依托亲清家园架构,建立了亲清观察员、发展服务队和企业顾问团“三支队伍”,组织28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对全区76家中小微企业开展“遍访”,进行法律体检,为企业讲课36场次,走访企业70余家,解答法律咨询700余人次,为企业经营把脉体检,及时化解经营风险。创新“云上”服务模式,亲清云家园平台设置多个板块,广大企业除了可查询各类业务、各类政策之外,可在线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咨询生产经营和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还可针对职能部门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平台进行投诉,极大方便了政企之间互动。依托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线上”审批全天侯和“线下”审批不断档的协同式服务,打通了网上办理的高速通道,在企业变更、许可经营、企业注销三个环节上,实现了再减流程、再减材料、再减时间,为企业办事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以制度“清”底线、用政策“亲”交往,真正为干事创业者撑起“亲清”防护网。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东港区通过制定政策、建章立制等长效制度机制,规范政企两方面行为,着力推动形成“亲不逾矩,清而有为”的良好格局,为真正干事创业者撑起“亲清”防护网。以制度“清”底线,区纪委监委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从严整治营商领域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不断破除企业发展障碍。正面清单从推动政策落实、提供高效服务、推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商会、行业协会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监管行为、加强政商交流等方面,要求职能部门全面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促进政企之间正常交往。负责清单从不得谋取私利、不得违规吃请、不得滥用职权、不得“新官不理旧帐”、不得惰政怠政推诿扯皮等方面,为部门工作人员立规矩、定底线、划红线。以政策“亲”往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支持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九条意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十二条政策、稳外贸拓市场保份额10条政策和严格依法办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助力。通过制定实施正负面清单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坚持以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推动企业发展为重点以风清气正、交往有道、和谐高效为目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要杜绝“亲”而不清、搞利益输送,更要防上“清”而不“亲”、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敢于善于和企业家交往,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