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中国式现代化与民营经济暨“兴福现象” 30周年座谈会召开

10月26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民营经济暨“兴福现象”30周年座谈会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知名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兴福现象”对民营经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作用,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滨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杜玉杰致辞。他表示,作为“兴福现象”的发源地,兴福镇人民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部令人瞩目的创业史诗,实现了从“零敲碎打”到“机器换人”,从“贴牌加工”到“自主研发”,从“家庭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的蝶变。本次座谈会是建设兴福,发展、传承兴福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聚焦“两个健康”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博兴县委书记高志国表示,“兴福现象”传承于文化基因,有赖于改革开放,依托于实业为本,根植于基层群众。博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营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来谋划推进,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营造浓厚尊企氛围,让民营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效益、社会上有地位,民营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博兴县获评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下一步,将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不动摇,将党建融入产业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各方面;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民营企业瞄准赛道、转型升级、再创优势;坚持优化环境不松懈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以真金白银、真招实招落实落细惠企助企政策,让各类企业在博兴大地上竞相发展、大放异彩,奋力创造新时代“兴福现象”新辉煌。

兴福镇党委书记王兆建表示,兴福是博兴乃至滨州民营经济最早的发轫地之一,民营企业是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主体。从1978年至今,兴福镇民营经济经历了萌芽出生、破茧突围、裂变提升三个阶段。新的阶段,展望未来,兴福着力解码共同富裕,聚变重生。聚焦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群众富的全域共同富裕示范镇,创新推动“强化党建引领事业发展、释放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五大提升工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进中提质、效速兼具的良好态势。会上,“兴福现象”的发现者、推广者,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山东分社原副社长李锦发布研究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与民营经济——对“兴福现象”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研究》。李锦对兴福现象与中国特色民营经济之路进行探讨,认为这些因素包括:坚持党的领导,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的原则,坚持人民创造财富、以人民幸福为中心的民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坚持建立符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企业作为主题与目标,坚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活力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坚持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社会治理做法,坚持启动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坚持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新发展,坚持率先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的发展道路。

与会专家认为,兴福的发展模式是“一人带全村,一村带全镇,一镇带全县”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与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的“苏南模式”,以家庭工业发展非农产业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三资的“晋江模式”、外向型的“珠江模式”,同样成为中国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样板,成为改革发展的鲜活标本。比较而言,兴福现象缺少乡镇企业过渡、大城市产业梯次转移、沿海外部环境影响、资源优势开发等条件,兴福现象有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特点,兴福现象不光是一个经济现象,还是一个政治现象,是包括党建和社会治理在内的社会现象;不仅是兴福一个镇的现象,也是“博兴现象”“滨州现象”。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力军作用、党建引领民营经济发展方向、“兴福现象”与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公共企业家精神“兴福现象”的新阐释、中国制冷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等多角度进行探讨。

30年来,在兴福镇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接力探索,全镇上下人心思进、一往无前,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热潮。兴福镇是全县唯一一个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功勋市场”“全国商用厨具产业振兴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获批山东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镇商用厨具产业获批全省首批、滨州全市第一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商用厨具特色产业水平”首次被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成功上榜2023和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书写了有着鲜明兴福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的生动篇章。接下来,兴福镇将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大力发展板材、智慧厨具等产业,做优产品、做强品牌、做好服务,持续打响“中国智慧厨都”“板材之乡”“会展名城”品牌,进一步把兴福镇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的共富小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